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云计算产业,促进云计算技术市场的发展。但是,云计算并未因为其发展而逐渐概念清晰,反而由于各家企业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云计算而使得这个概念越来越泛化模糊。
实际上,云计算一直有着严谨明确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模型,它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便捷地,随需应变地从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的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及服务),资源能够快速供应并释放,使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
云计算的基本特点是:随需应变的自助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访问、资源共享池、快速而灵活、计量付费服务。
云服务的本质类似IT系统外包。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云计算技术”和“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技术”是指一种技术架构,主要包含了虚拟机、虚拟资源管理调度、数据存储、海量数据管理、分布式计算等技术,这个技术架构对外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并行计算性能、规模伸缩性和健壮性。
“云计算服务”(简称云服务)是指使用云计算技术架构建立资源共享池,向用户提供随需应变、可计量付费、快速灵活的自助服务,可用于替代用户本地自建的IT系统,用户可使用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口访问服务。
云计算厂商采用“云计算技术”向用户提供“云服务”,最后用户通过网络访问“云服务”。云计算厂商在面向最后用户的宣传中,很少区分这两个概念,而是将这两者统称为“云计算”。由于用户对服务内容的兴趣远大于技术实现细节,所以厂商宣传更多集中在前者,对“云计算”概念的炒作和滥用也多出现在前者。
要区分什么是“云服务”,什么不是“云服务”,需要抓住其本质。云服务的本质类似IT系统外包,使用外部厂商提供的云服务取代内部自建的IT系统。其重点不是用户通过网络访问云端的服务,而是将原本在用户内部部署的IT系统放到了服务厂商的云端。这是云服务区别于其他网络应用的地方。
使用云服务之前,用户访问内部网络,使用内部IT系统提供的功能。使用云服务之后,用户将IT系统的建设维护外包给服务厂商,通过租用“云服务”的付费方式,通过外部网络访问“云服务“,使用原有IT系统所提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