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每个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它们对网络接口能力都有自己的一套要求。为了应对新业务需求,技术变化和终端用户预期的增长, 网络架构在不断进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环境的需求,进行I/O虚拟化规划时请认真思考如下步骤:
1、收集性能标准:在识别哪些是合适的硬件可适用于虚拟化软件或硬件时,性能数据是一项重要因素。管理员要从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装置上收集性能 标准,并且持续的时间段不少于30天。通过标准业务流程监控应用情况和服务器运行情况,然后确定应用使用的高峰和低谷,以及该应用所使用资源的类型和数 量。记住,万一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内置监控工具能够识别虚拟化,你也可以它来进行监控,或者寻求专业顾问。
2、使用工具协助收集数据:有些软件包可以用来收集网络标准数据,比内置的操作系统工具更好用。像Orion NetFlow Traffic Analyzer(NTA)这类产品,它们使管理员能够准确量化网络如何在用,由谁在用,用于何目的。NTA的制图功能可以把抵达特定端口、源地址、目标 地址和协议的流量与你能很容易识别的应用名字相关联。
3、了解网络架构和界面互联性: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家公司购买了价格不菲的网络交换机,却发现新机器并没有给它现有的服务器或连接线环境带来什么 益处。清楚地了解实际环境,管理员就能明白需要买什么。往往中型架构在千兆比特网络中就能运行得很好,而万一对它内部组件进行升级,也不见得性能就会有提 高。进行网络调研,能够显示出对内部带宽而言在用哪些资源,以及是否确实有问题出现。
4、考虑投资回报率(ROI):即使迁移到10GbE环境或是替换服务器上的网卡确实能带来些好处,也一定要确保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对于成熟的 IT经理人来说,货币支出超出了有形基础架构的收益是一种浪费。有时,根本不值得这么做,所以在花钱之前,先了解你的实际环境需求。
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实体。技术成功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该技术的最后用户。好的IT经理总是乐于在一个网络架构中同时利用已有的技术和新出现的技术,来适应他们的需求持续增长的实际环境。